小龙8娱乐魔芋释放出“大魔力”
台山市四九镇打通魔芋本土加工链条,全产业链年产值超千万元
江门本土培育的魔芋种苗。
四九镇魔芋产业带头人许联辉是广东首批规模种植魔芋的“魔术师”。
农户挖出的新鲜魔芋,个头非常大。
底图为魔芋标准化种植示范田。
秋风送爽,台山市四九镇东方村内连片魔芋迎来收获。种植户何显钦挥动锄头,三四公斤重的珠芽金魔芋被一个个挖出。“田里的珠芽金魔芋陆续熟了,要开始收了。”何显钦告诉记者,去年珠芽金魔芋亩均收成约4000公斤,今年看长势,收成应该也不差。
鸡爪芋作为煲汤、焖菜的上好材料被人熟知。魔芋则是鸡爪芋的“亲戚”,有着神奇的“魔力” ,区别于传统农产品,珠芽金魔芋更是一种工业原料,主要用于精细加工产品,产业链条长、加工价值高、应用前景广。
5年前,台山市源野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许联辉从云南引种魔芋到四九镇,是广东首批规模种植魔芋的“魔术师”。“经过几年探索,我们打造出百亩‘魔芋试验田’,建立起稳定的加工链条,并逐步向周围推广种植珠芽金魔芋。”许联辉说。
“在‘百千万工程’东风下,四九镇瞄准魔芋这一小而精的特色产业,全力推进魔芋精深加工发展,目前全镇种植面积约40公顷,全产业链年产值超1000万元。”四九镇副镇长谭伟群介绍,接下来该镇将立足做好魔芋这篇“土特产”文章,推动珠芽金魔芋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加快打通珠芽金魔芋本土加工链条,让小魔芋释放出“大魔力”。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毕松杰 张浩洋
a
魔芋制品 既健康又有营养
千里迢迢引进魔芋,对许联辉而言,其实是“走投无路”下的背水一战。
“七八年前,我‘半路出家’转行做农业,插过水稻、种过蔬菜,可传统农作物市场价格易波动、保鲜要求高,效益一直不理想。于是,我决定用工业思维发展农业,绕开农产品的‘直接竞争’,通过精细加工方法,最大化提升农产品价值。”许联辉说。
机缘巧合,许联辉发现了被誉为“工业味精”的珠芽金魔芋(魔芋的品种名),正中下怀。
近年来,魔芋凭借饱腹感极强、热量低等特点,成为年轻人的瘦身“魔法师”,是风口上的减脂产品。“这是魔芋加工而成的魔芋胶粉,数克兑水喝下,有相当于吃下一碗饭的饱腹感。”许联辉现场向记者展示并一饮而下,咧着嘴笑着说,“这就是我今天的午饭了。”
小魔芋何以拥有“大魔力”?“魔芋富含葡甘聚糖,这是一种高分子糖类物质,也是一种低热量、低脂肪的膳食纤维,吸水后可膨胀80—100倍,少量固体就可以形成大量的魔芋胶。同时,加工后的魔芋胶粉含量基本为零,有助于稳定血糖。总体而言,魔芋制品是既健康又有营养的代餐物。”许联辉说。
算一笔账:100个成年人一天需摄入约40公斤米饭,一年亩产800公斤的稻田能满足100个成年人20天的需求。换作魔芋胶粉,100个成年人一天只需不到1公斤,一年亩产4000公斤的魔芋能制成200公斤的魔芋胶粉,能够满足100个成年人200天的需求。魔芋对于守牢粮食安全有明显作用。
b
每亩综合收益达五六千元
魔芋早在《本草纲目》就有记载,但民间却流传“两广无魔芋”的说法。
“四九镇一直有种植鸡爪芋的传统,珠芽金魔芋作为其‘亲戚’,应该不怕‘水土不服’。”于是,2018年,许联辉直接跑到云南“求师问道”,邀请专家团队到四九镇来考察,“对方来到四九镇后也很惊奇,发现我们这里的鸡爪芋和他们推广的珠芽金魔芋的‘祖先’都来自同一个地方,大范围种植可行”。
同年,珠芽金魔芋正式被“搬”到四九镇“落户”,至此,广东首批规模种植的魔芋田应运而生。“最开始试种虽然只有3公顷,但从搭建遮阳棚到购苗种植再到日常管理,总成本上百万元。”然而,现实却给许联辉“当头一棒”,头一造亩产仅1000多公斤。许联辉没有因此泄气,而是积极找原因:“我们第一造,从种植节点到管理技术再到施肥分量,完全根据云南专家团队给我们的方法去执行,但两地毕竟相隔千里,情况不尽相同,有些需要结合本地具体情况进行改变。”
魔芋一年一造,“性格”火热,高温天气下生长更快。许联辉带领合作社开始逐步探索,结合本地种植鸡爪芋的经验,将种植时间调整到春节前后,保证珠芽金魔芋能享受到充足的“阳光浴”。“到了第二年、第三年,我们的产量逐步提升,也慢慢探索出适合本地种植珠芽金魔芋的技术要点和生产标准,产量逐步稳定在亩产4000公斤左右,每公斤收购价在4元左右。”许联辉说。
四九镇土壤多为沙质地,过去种水稻产量一直不高,效益差,农民种粮积极性自然就低。魔芋产业在当地兴起后,不少种植大户开始跟着投资魔芋,过去镇里因缺水无法种水稻的撂荒地和一些边边角角,也都改种上了魔芋,实现复耕复种。
总体而言,魔芋既具有提高效益的经济价值,也有补充粮食安全的战略价值。“魔芋属于林下作物,搭建遮阳棚,前期一次性投入较高,目前产业主体还是以合作社和种植大户为主。”四九镇农业农村办公室主任罗东芝告诉记者,他们正积极整合土地,计划明年将魔芋种植面积扩大到100公顷以上,定期组织农户现场观摩讲解,用实实在在的收益推动农户“入行”。
“为了鼓励大家一起种植魔芋,我们和下游加工企业达成协议,向大家提供每公斤4元的保底收购价,同时公开推广魔芋种植标准和提高产量的技术。这样算下来,农户种上一造,每亩综合收益达五六千元。”许联辉说。
c
江门魔芋得到业界肯定
发展魔芋产业,要多走出去,学习其他地方的“魔”法,才能做好“土特产”这篇文章。
“今年以来,我们组织有关部门和魔芋从业人员先后到云南、广东清远等地考察,走访魔芋研究院所、标准基地等,学习他们的产业发展思路,借鉴其先进的模式,融合我们自身的实际促进产业发展。”罗东芝说。
经过数代魔芋的适应和成长,江门魔芋已发展成为独树一帜的“土特产”。尤其是魔芋种苗,一代更比一代强。今年9月,江门魔芋的“娘家”代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专家团队受邀到四九镇调研指导,看到这里魔芋的长势和种苗后,反向邀请“年轻辈”的江门魔芋回“娘家”看看。
魔芋畏惧寒冷,其成长过程是个“走火入魔”的过程。据介绍,云南等地虽然和江门都同处亚热带气候,但是云南大部分地区海拔偏高,昼夜温差较大,而魔芋遇冷就会抑制生长,因此当地的魔芋种苗生长周期慢,往往需要两年时间,头一年先把种苗培育成0.5公斤重的小果,第二年再将小果培育成大果。
“江门只需一年时间,魔芋种苗就可以直接长成大果,云南种植基地考虑直接购买江门个头合适的种苗到当地种植,这样就能大大缩短他们的种植周期,提高产量。”许联辉表示,江门魔芋的“魔力”已得到业界肯定。
d
推进魔芋产品精深加工
魔芋这种其貌不扬的“土疙瘩”,实则是大有用途的“百宝箱”。从代餐减脂肪的魔芋精粉到天然环保的魔芋美妆,从风靡流行的魔芋奶茶到火锅必点的魔芋制品,魔芋产业链条长、加工价值高、应用前景广,同时还是轻纺、日化、印染、造纸、建筑及石油开采等工业制造重要原料。
“就以魔芋胶粉为例,面向的是百亿元级别且快速成长的减脂市场,客户需求旺盛,产品价值可观。”许联辉向记者介绍,魔芋田里收购的价格是每公斤4元,加工制成魔芋胶粉后,出厂价每公斤能超过200元,身价增长50倍。
魔芋作为一种工业农产品,主要附加值集中在加工环节,因此,打通本地加工链条决定着四九魔芋产业的“摸高”空间。“我们在四九工业园区规划了约1公顷土地用于发展魔芋产品精深加工,目前辖区内壹式壹、伊之伴、信利食品等多家食品企业已经研制开发了魔芋多款产品,如热汤、饮料、奶茶等。”谭伟群说。
“经过政府推介,我们了解到魔芋膳食纤维含量丰富,能够有效促进人体肠道蠕动,非常适合用于健康食品加工。所以我们开始在五谷杂粮饮料中加入魔芋,目前也正在试验魔芋与其他食品饮料的融合,计划研发推出更多产品。”广东省伊之伴食品饮料公司总经理麦志诚告诉记者,目前他们加工使用的魔芋原料也全都由本地种植基地源头供应,实现“内部消化”。
谭伟群表示,下一步,他们将吸引更多魔芋相关企业进驻四九镇实现“抱团”发展,研究开发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魔芋产品,壮大本地魔芋特色品牌,实现产品初加工、深加工、产品研发一体化、集约化发展。
★记者手记
工业思维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捷径
多大的地能种东西,是有上限的;同样的地,能长出多少东西、生出多少价值,却充满可能性。
台山四九镇的魔芋产业,在记者看来,就是一场自导自演的“魔术”。半路出家当农民的台山市源野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许联辉从失败的经验中总结出像做工业一样做农业的“新招”,在全省率先规模种植工业农产品——魔芋,以农业精深加工为发展导向,以“间接竞争”方式突出重围。
今年以来,江门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构建展现江门比较优势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特色是塑造优势的基石。台山四九镇冉冉升起的魔芋产业,不仅一步步找准了适合本土实际、展现比较优势的特色农业,还通过谋划种苗产业输出、规划打造魔芋加工区等方式,加快摆脱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低端,促进一产往后延、二产两头联、三产连前端,大大提升农业价值链效益。
发展现代农业,不能光盯着有限的耕地,要把思路打开,树立大食物观。如今,无人机播种、收割自动化、施肥流水式早已不是新鲜事,代人干活的机械越来越多、越来越精,但如果始终停留在生产工具上的优化,局限于现代农业物理层面上的机械化,还不能真正做到内核上的现代化。
广袤的侨乡大地,乡村产业各有千秋。我们不仅有新会陈皮、丝苗米等大而强的六大优势农业产业,还有杜阮凉瓜、台山香水柠檬等大批小而精的特色农业。立足农业现代化发展,在“百千万工程”这片“黄金田”上,关键要选准选好产业,坚持特色引领、市场导向、差异发展,善于对农业进行工业化“武装”,在乡村产业发展上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
我们期待出现更多类似魔芋产业这样的“特别版”“限量款”,推动乡村产业百花齐放、各领风骚,加快构建展现江门比较优势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形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毕松杰